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过往专题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杨善洲:他唯独没有留下什么给自己和家人

杨善洲:他唯独没有留下什么给自己和家人

1988年,杨善洲家人借了5万元钱,在施甸县城附近盖了房。房子盖好后,杨善洲东拼西凑,只拿得出9600元钱还债,为了不拖累儿女们,他又把房子给卖了。杨善洲把才智贡献给了国家,把钱给了需要的人,唯独没有留下什么给自己和家人。

在保山,流传着许多关于杨善洲的民谣,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说的是杨善洲卖房的故事:“施甸有个杨老汉,清正廉洁心不贪。盖了新房住不起,还说破窝能避寒”。这让许多在大城市因为买不起房而苦恼不已的人无法理解:杨善洲居然把自己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房子给卖了!

原来,1988年杨善洲上大亮山种树后,为了方便他进城办事,施甸县在老马水库边提供给他一块地皮,供他建盖住房。为了盖这幢二层小楼,杨善洲历尽艰辛。为了省钱,他亲自到昌宁购买木料;建房时,老人亲自搬木料和砖石。连建房的工人都感动地说:“这样的干部我们没见过,更何况他还是个地委书记!”

房子建好了,家里人一盘算,欠下了5万块钱的外债。杨善洲东拼西凑,只凑到了9600元钱。老伴问:“你的钱都去哪了?”杨善洲答:“你还不了解我。没有钱,那就把房子卖了吧,别给儿女们添负担!”

县林业局和林场的同志知道情况后,对杨善洲说:“您要卖就把房子卖给林场吧,正好林场在县城需要一个落脚点。”考虑到林场职工到县城办事不方便,职工子女读书没住房的问题,杨善洲答应了。他让林场买了床和被子等等,房子摇身一变成了林场的招待所。此后12年里,只要是林场的职工进城办事,随时可以进去住宿。

谈起这段往事,林场职工段青感触尤为深刻:“我是林场的技术员,老书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一家人在他县城的房子里住了3年,杨应仙家也住了3年,老书记却没有真正在这里住过一天。有一年,他的大孙子要结婚,林场说给他腾一间出来当新房,可老书记坚决不同意,最后他的孙子只好租房结的婚。他说,房子已经卖给国家了,家里人不能占这个便宜。”

杨善洲去世后,家人从他的箱底翻出了一封他珍藏了40年的信。

信是大女婿杨学明写的:“爹呀,我已入赘两年了,连爹的面也没有会过,想来您的工作很忙。家里的房子漏雨了,一下雨就都是水,儿是想修一下新房,但是经济困难,还是请爹帮忙想办法吧。”落款日期是1970年8月5日。

收到信,杨善洲回信出了一个“妙计”:“我实在没有钱,房子漏雨,人难居住,也确实很困难,现将这30元钱寄回去,先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先接一下漏下的雨水,或者是挪一下床铺,暂时躲避一下……”

看了信,全家人哭笑不得。

“最叫人想不通的是,二姑爹自己家的房子被土埋到房檐口没人抬,却让二姑给别人抬土基!”杨善洲的妻侄王光富讲起了1971年的一段故事:杨善洲家的后山山体滑坡,土塌下来埋到后房檐上。杨善洲的妻子张玉珍因经济困难,开不起工钱,就只好让王光富夫妻俩帮忙抬土。土塌方量大,三个人根本抬不完,张玉珍穷得出不起工钱请人抬,王光富就对她说:“二姑爹在保山当地委副书记,不如你去保山跟他要点钱回来开工钱,请几个工人来抬。”于是张玉珍就去了保山。“过了三四天,我见二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就问她要到钱没有。她说:‘他不但不给我钱,还拿给我一对簸箕,让我跟他们挑了三天土基才让我回来!’”王光富回忆起那段往事,依旧唏嘘不已。

直到2008年,杨善洲家才盖起了几间砖瓦房。2009年12月,保山市电视台记者蓝天拍摄一期关于杨善洲的电视访谈节目。在访谈中,蓝天问:“我听说您辛辛苦苦几十年,还住在旧房子里,心里不委屈吗?”杨善洲马上解释:“别老是说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你到我家去看看嘛,我们家现在宽敞得很,三间瓦房加起来有80多个平方米!”蓝天说:“那也不怎么样,跟别人比,还是差得老远。”杨善洲急了,大声地说:“我是一个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搞得富丽堂皇,群众却过着艰难的日子,那我们常说的‘为人民服务’不就成了骗人的假话了吗?”

一直到去世前,杨善洲都没有给过家里多少钱,他把才智贡献给了国家,把钱给了需要的人,唯独没有留下什么给自己和家人。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6/0901/3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