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社会民生 昔日穷山沟 产业叩开致富门

昔日穷山沟 产业叩开致富门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近年来,隆阳区西邑乡围绕农村基层“产业党建联动区”建设,以“党建+”为载体,以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目的,在生产中融入党建,在党建中发展生产,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的发展之路。昔日的穷山沟——乌马村就通过“产业三变”模式,以规模化、效益化、标准化,实现华丽转身,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让烤烟小变大,实现规模化

36岁的段奇光打小就跟着父母种烟,那时一家人种着4亩烟田,靠得是传统种烟技术,收入不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乌马村依托土地流转,将隆兴、灵山两个自然村零散土地化零为整,1700亩土地流转至烤烟合作社,打造出烤烟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引导烟农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烤烟产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发包,统一管理。乘着这股东风,段奇光承包了16亩烟田,在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2019年烤烟收入5万多元,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年以来,种植、采摘、烘烤、分级等各环节均实现科学化、机械化、规范化,烤烟收入又增加了。

“现在有了合作社,有了技术人员的指导,来帮扶着我们做,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了一些,烟叶质量提高了很多,今年的烤烟收入比去年增长了两万多,照这样发展下去,致富一点问题也没有。”段奇光说道。

烤烟产业这一变,让金叶子变出了红票子。如今,该村的烤烟产业已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个人粗放管理向合作社集约化经营转变,种植技术也正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今年全村烤烟种植2000亩,产值861万,比去年增长10%。

蚕桑老变新,实现效益化

乌马村是西邑乡的养猪大村,过去养殖规模小,销售难,生猪养殖形不成产业,养殖户增收很难。2017年乌马村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让“股”字当先、“扶”字为本、“助” 字托底,与勤丰、方平等生猪养殖合作社合作,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市场”的模式,引导贫困户积极参股入社,发展生猪养殖。

水井头小组村民付从成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读职高,一家人开支很大,自从挂靠勤丰生猪养殖合作社后,三年来靠母猪寄养和仔猪育肥项目,家里的收入越来越多。2019年出栏30余头,收入13万元,顺利脱了贫。今年由于猪肉价格攀升,收入达20余万元。让付从成欣喜的是,再过半个月,家里的四头母猪又要产仔了,明年注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付从成乐呵呵的说:“下个月四头母猪都要(产仔),不低于40头小猪,这40头小猪养到明年,收入一定会翻一番,这点日子是越来越好,发家致富没有问题。”      

据了解,乌马村为了发展生猪产业,采取“三评一定”方式,开展养殖示范户评比活动,激发农户“比学赶超”内生动力,形成“规模户引领零散户、大户带动小户”格局,并聚力向养殖农场方向发展。目前乌马村有养殖户953户,其中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有37户,生猪年均存栏11000头,今年出栏9600头,产值2500万元,实现了生猪产业由弱到强的蜕变。

生猪弱变强,实现标准化

在乌马村,蚕桑是一项传统产业,但桑农收入都不高。如何让传统变优势,实现效益化,焕发新活力?村两委最终决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了3500余亩土地,拓宽种植、采摘、饲养、加工市场,让农民既获土地收益,又能就地务工赚钱。57岁的赵毕华一直外出打工,每月收入仅仅能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去年他回家承包13亩桑园,养了4批蚕,收入64000多元。

养蚕户赵毕华介绍:“我去年开始养蚕,村干部都来辅助我,随时来招呼,明年桑树越来越多,蚕也就越养越多了,收入也就越来越多。” 

近年来,乌马村以建设特色小镇,打造农桑之乡为目标,以“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吸引龙头企业拓展集生产、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先后开发了桑芽茶、桑葚膏、桑叶面条等生态食品10余种。2017年来以来,借助西邑乡举办桑葚旅游文化节的机遇,乌马村开始打造融蚕桑文化、桑果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种植区,现在全村蚕桑种植3720亩,其中依托上海市对口支援项目投资510万元,新植桑园2070亩,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建盖、统一经营,使传统蚕桑产业更上一层楼,焕发勃勃生机。

西邑乡乌马村党总支副书记付国军介绍:“  2018年,沪滇项目乌马村涉及1129亩,其中果桑在所有主干道路已经种下了300多亩,果桑每一亩的产果量是500斤,每斤价格最低都是五块,每亩就有2500块的收入,为下一步发展观光旅游产业链,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基础。”

如今的乌马村,种桑养蚕、养猪种烟,家家户户都有产业,截止2019年底,乌马村132户56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剩余20户75人也于今年6月全部脱贫。回头展望乌马村的发展历程,正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推行产业联系制度、产业述职制度、支部书记带头制度,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难、规模小、销路窄等方面的难题,让烤烟小变大,实现规模化;蚕桑老变新,实现效益化;生猪弱变强,实现标准化。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20/1010/394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