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龙陵县龙陵新闻 龙陵县稳住粮食“压舱石”丰盈农民“粮囤子”

龙陵县稳住粮食“压舱石”丰盈农民“粮囤子”

金秋时节,寒意料峭。来到绿色葱茏的龙陵县,一行行碧玉带般的茶树、咖啡、坚果、核桃树依山缠绕,一片片甘蔗、石斛点缀在青山碧野间。田野里,水稻翻金浪,玉米(豌豆)漾碧波,农民在田畴里劳作,好一幅粮食丰收农民乐的画卷。

近年来,龙陵县积极探索出一条依托农业主业(粮食)多元发展、稳住粮食“压舱石”、鼓胀农民“粮囤子”和“钱袋子”的农民增收新路子,构建起“水稻+烤烟+稻花鱼”“烤烟+玉米(豌豆)+肉牛”两种增收模式,2019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1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50.51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6.6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4.96万吨,实现农业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640元。

稻黄鱼跃农家乐

走进龙江乡,一个个镶嵌在绿树翠竹中的小坝子里,稻浪翻金波,鱼戏香稻间,农民们沐着暖融融的秋阳正在稻田里忙活,有的在洒水捉鱼,有的在收割稻谷,有的在稻田里抽穗选种,丰收的喜悦挂在群众脸上,欢声笑语在田野里飘荡。眼前的场景,使人领略到唐朝诗人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中“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的意境,缕缕稻黄鱼跃农家乐的情愫翩然驰怀。

近年来,龙陵县把稳定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引导农民积极应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变局。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采取政策、资金、科技、市场一条龙配套扶持的措施,助力粮食生产。抽出300余名农科员按每村(社区)2至3人向全县120个村(社区)派驻科技特派员,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科技服务;按时发放耕地地力综合补贴,县财政筹资按每亩稻谷600元、玉米500元(财政90%、农户10%)的保额投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向每户农民配发了铁皮粮仓(可储千斤),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粮食安全生产系上了安全带。

素有“鱼米之乡”的龙江是龙陵县粮食主产区,全乡每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65万亩,产粮1185万公斤。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粮食生产、解决农民既有粮吃又有钱花的问题,实施龙头公司牵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户、大户带小户的举措,建设“四个一”工程,即发展优质稻(细红软)1万亩,稻(花)田养鱼1万亩,林下经济1万亩,充实农民的粮囤子和“钱袋子”。

龙江乡探索出“优质稻+稻田鱼+烤烟”的内涵增值模式,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细红生软”稻亩均产量650公斤,每公斤稻谷市场价4元,亩均产值2600元,稻田鱼亩均产鱼3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30元,亩均产值900元,烤烟亩均产值4000余元,农民获利颇丰。该乡党委书记王世龙坦言:“优质稻+稻田鱼+烤烟产业模式,产生了叠加效应,放大了产业效益,实现了稳粮增收,广大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记者在弄岗社区采访时,傣族农民滕开福和妻子正在坪场里晒刚登场的稻谷,他说:“一家6口人种了13亩细红软稻谷,放了13亩稻田鱼,种了13亩烤烟,政策得劲,科技助力,获得了好收成,今年总收入有10多万元哩。稻谷就收了8500多公斤。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留足口粮剩余的用来外卖,多赚点钱。”

冬早豌豆赚大钱

碧寨乡滥坝寨村农民孔金安看准了冬早豌豆市场价格走高的行情,种植了20余亩冬早豌豆、18亩玉米,用豌豆、玉米秸秆做饲料饲养了12头肉牛、50多头毛驴,畜粪用来做肥料,实现了综合循环利用生态食物链种植模式。冬早豌豆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他说:“肉牛、毛驴蹚出新生活,‘金疙瘩’(豌豆)拓宽致富路,今年出栏了13头毛驴、6头肉牛,收入20多万元,豌豆亩均产值2400块左右,又是一笔收入。咱还建盖了新房子,有了车轮子(微型车),箱子里还有‘大票子’(钞),这日子是从尖(梢)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满满获得感溢于言表。

地处干热河谷的滥坝寨村生存环境较差,当地民谣道:“滥坝寨苦情多,推开房门就爬坡,九分石头一分地,种一坡收一箩。”通过土地整治和烟水配套工程改善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又唱出了新民谣:“收了烤烟又种粮(豆、玉米),烟后产业鼓‘钱兜’;旱地变成水浇地,卖了耕牛买‘铁牛’。”如今,滥坝寨村共建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农田地3600余亩,修建输水管道30余千米、400立方米的蓄水池3个、小水窖400余个,有效灌溉面积达3500余亩,建成机耕路31.2千米,种植玉米2800余亩、豌豆3000余亩、烤烟2000余亩、甘蔗1500余亩,养殖肉牛3000余头、毛驴200余头、黄山羊2000余只,农业综合效益正在释放出来。

村民段国良和妻子正在掰玉米棒,他告诉记者:“土地整理项目和烟水配套工程使坡地变成了梯田,机耕路和排灌设施修到地旁,过去的‘雷响田’变成了‘三保’地,还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这几年大量使用农家肥,提高了地力,种的庄稼稳产高产,玉米亩均产量(籽粒)500余公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段国良家种了18亩玉米、20亩烤烟、20亩烟后豌豆,年总收入有10多万元。“这几年供两个孩子上学全靠粮烟收入。好在我们都成‘机械化农民’了,手机也成了‘新农具’,把家里的2头耕牛和3匹骡马全卖了,买了一台耕作机和一辆三轮摩托车,让牛马‘下岗’机车‘就业’,不但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轻了劳动强度,遇到种田难题通过手机向专家咨询,都会得到及时的指导,这农民也当得轻松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畜粪的肥效就是高,这几年咱一直用它和碎庄稼秸秆、树叶等进行沤化发酵。今年咱家种的12亩早玉米大丰收,玉米棒大籽粒饱满,亩产530多公斤,再加上烤烟和豌豆的收入,今年全家总收入有12万元。”正在往地里撒畜粪的村民杨明山说。放眼山野,村民们有的在清理烟地,有的在掰玉米棒,有的在往地里施底肥准备播种农作物,一派热气腾腾闹秋耕的景象。

小杂粮做出大文章

在象达镇勐蚌村的农家作坊里,记者见到了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妻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苦荞(麦)面馃,灶台上3个大木甑热气氤氲,缕缕清香直扑鼻翼,丈夫拧着一捆黄叶子(长绿乔木)在沸水锅中翻动煮汁,妻子把冷却的黄叶子汁洒向簸箕上的苦荞面粉打(制作)面馃,夫妻俩不时说着开心的话儿,夫唱妇随其乐融融。

莫再钦是一位亲历了改革开放以后高中毕业的“新农人”,10年前,他抓住生态绿色食品走俏市场的商机,和妻子一起办起了荞麦制品作坊,生产荞麦面馃、苦荞茶、苦荞酒等系列产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产品销售到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龙陵县荞麦、豆、粟、马铃薯等播种面积达8万余亩,其中:荞麦5000余亩、马铃薯4万余亩,勐蚌村荞麦种植面积1200亩、马铃薯1500亩。近几年来,龙陵县积极引导山区农民大力发展小杂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作坊+农户”、大户带小户等模式,走产业化发展路子,让小杂粮告别“提篮小卖”,拓宽了农民增收路子。

勐蚌村有荞麦初精加工作坊7户,带动周边10多个村寨种植荞麦4000余亩,巩固了原料基地。村民郑金祥说:“家里有10多亩坡地,有5亩年年种荞麦,能打出2000多公斤,自己吃一点,送给亲戚、朋友一点,剩余一大半只好存起来,慢慢就成了不能吃的陈荞(麦)。咱这地方交通不便,离集市远,荞麦销售困难。村里有了荞麦加工作坊就不愁销路了,我把荞麦扩种到10亩,收入不错。”

“今年我种了30亩秋洋芋(马铃薯),总产量达60多吨,产地交货价每公斤1.3元,基本上卖完了,准备再种一季冬洋芋。”村民郑太斌说。小洋芋滚成了大产业,龙陵县农民看好这一产业的主要原因是洋芋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如果不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平均亩产达2吨,产值2500余元,且易保管贮存,市场份额大。

村主任岳加祥告诉记者:“最近两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会展直销、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村里的荞麦制品、旱稻(地谷)米、马铃薯、白芸豆等的销路打开了,有的还注册了商标,产品供不应求。村里的小杂粮产业带动了群众增收,每年村里都有3000多吨小杂粮及其初精加工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

记者手记:在龙陵县农村采访时,给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高涨了,出现了农民抢种粮,“种子顾问”受热捧的新气象。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各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在农田上种非粮作物;二是大量农民外出打工造成农田广种薄收;三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进口渠道不畅,导致粮食市场价格不同程度上涨。深谙“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农民挺务实,在自家责任田种粮让家人衣食无忧。

粮食稳则国家稳。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安全生产的惠农政策,怎样把这些政策落实到位,调动广大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解决好粮食生产与其他农业产业同频共振、协调发展恐怕是当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本报记者 雷华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20/0925/393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