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保山要闻 鲁图,一个被文化改变的村庄

鲁图,一个被文化改变的村庄

  

 

农耕文化陈列馆 宋 艳 摄

 

文化馆老师驻村培训舞蹈 李 霞 摄

 

鲁图文艺队参加农民狂欢节表演 苏 新 摄

 

春节前夕送春联下乡 傅华平 摄 

鲁图文化大院  傅华平 摄   本报记者 傅华平 本报通讯员 宋艳

脱贫,不只是对物质生活的一个考量,也需要精神世界的充实。文化扶贫能给村庄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在隆阳区西邑乡鲁图村,精神文化的帮扶与物质创造合力,改变着鲁图人的精神面貌,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文化部门脱贫帮扶能发挥什么作用?这个很多鲁图人心中的疑问在2020年5月隆阳区脱贫出列之时已有了答案。

“山对山来岩对岩,小桥流水排对排,千年古树为谁栽,百年老宅为谁盖……”当熟悉的《最美鲁图寨》响起时,年轻的鲁图人都会跟着哼哼,七老八十的阿奶也忍不住打起拍子。  

“这是王队长给我们鲁图写的歌!”对于外来者,鲁图人总会这样自豪地说。

村民口中的王队长是隆阳区文化馆挂钩帮扶西邑乡鲁图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王洪昌。2018年3月,初到鲁图,王洪昌便进村入户,摸底调研鲁图村情。3月15日,一份给鲁图的见面礼摆在了案头。于是,有了如今被广为传唱的《最美鲁图寨》。

王洪昌至今记得这样一个画面。2018年11月,三家村石门组文艺队队长王红翠一行匆匆来到村委会,兴奋地告诉大家:“队长的歌得了第一名了!队长的歌得了第一名了!”原来,配合歌曲《最美鲁图寨》,文化馆特意编排了舞蹈。凭着量身打造的歌舞,鲁图文艺队获得了2018年隆阳区广场舞大赛第一名。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村民们都很振奋。

谁曾想,这支带给鲁图风光与荣誉的文艺队最初是被“逼”上舞台的。

脱贫攻坚中,本着党建引领、文化聚力的原则,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单位职能,以打造文化阵地着手,在全区各村民小组建起了文化广场,实施文化扶贫,智志双扶。鲁图各村民小组同步建起了文化广场。“村里人一开始接受不了这种抛头露面,唱唱跳跳的活动。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村总支书记王学春回忆。2018年6月,活动场刚建好时,除有人偶尔到上面晾晒谷物外,根本没人来活动。村组干部大小会上动员,依然没动静。没办法,挂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成员每晚带头到广场上去跳舞、运动。从最初的看热闹到羞涩地跟着比划,一个月后,广场上终于有了人气。

隆阳区文化馆趁热打铁为各小组协调了音响和服饰,并抽派老师驻村培训舞蹈。

“开始的时候真是难。因为没有基础,村民们总觉得跳舞比干活还累。练习一段时间后,随着协调性、节奏感的提升,才慢慢好起来。”文化馆馆员李霞回忆。

在随后的东山文化艺术节、西邑百姓大舞台活动中,鲁图代表队接连摘冠。2018年12月,陕西卫视进驻鲁图村拍摄扶贫专栏《脱贫路上》。节目先后在陕西卫视,中央7台播放。

一连串的荣誉既提高了鲁图的知名度,也增加了鲁图人的自信和脱贫攻坚的信心。

2019年正月十五,恰逢西邑乡集镇搬迁,为给新建的集镇带来人气,乡政府在集市上搭了个大舞台,鼓励大家参与活动。可是,大舞台并没引来人气,冷清的场面直到鲁图文艺队到来才得到改观。“我们鲁图文艺队热场子确实不错。”说这话的王学春内心充满骄傲。“现在西邑和周边乡镇村寨有人家讨亲嫁女、起房盖屋都会请鲁图文艺队去热场子。被请去的队员,会有80元到100元的报酬。”这些泥腿子文艺队员们可能从未想过,为生活增添乐趣的歌舞还能带来贴补家用的收益。

坦笆寨2组组长杨建伟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和同伴常被邀请到吴山、石龙村,邻近的施甸、昌宁村寨去打歌、跳舞,一年下来20多场,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

浪坝组村民杨宝莲以前不爱说话,羞于与外人交流,现在变得开朗健谈了。她说,是文艺活动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找到了自信。

如今,鲁图的7个文化活动场所,每晚活动的人少则四五十人,多的有一两百人。“各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青年文艺队以排练正式节目为主;老年文艺队以耍龙舞狮和打腰鼓为主;坦笆寨以香堂人的打歌为主;三家村以广场舞为主;四组以传统舞狮为主……”说起如今鲁图的文化活动,王学春脸上挂着欣喜的笑容。“茶余饭后有事做了,再不家长里短了,邻里不和睦、婆媳闹矛盾的都少了。2018年以前,我们一年要解决三四十起家庭、邻里纠纷,现在越来越少了,2020年还没有发生过。”显然,王学春对文化活动的附加效益非常满意。“参与文化活动的人都成了村务工作的积极分子,村里大事小情,在文化活动场所里说一声,基本就能家喻户晓。有了大家的支持,工作也更好开展了。逢年过节,村组间的文艺大联欢调动了大家比学赶超的劲头,而这种劲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通过“党建+文化活动”提振村民的精气神,只是文化帮扶的第一步。挖掘鲁图历史文化,依托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是文化帮扶的新方向。

2018年3月,就在王洪昌入户遍访、了解村情时,新建文化活动广场的提议已在村委会酝酿多时。“拆除破败的王氏宗祠新建文化广场”这对专业从事传统文化保护的王洪昌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深知古建筑价值的王洪昌及时阻止了这个提议,保住了拥有170多年历史的王氏宗祠。

当时的王氏宗祠耳房垮塌,瓦片脱落,椽子破损,房顶长满野草,但三坊一照壁的结构仍保留完整。在鲁图,百年以上的古建筑有30多处,都是清道光年间陆续修建的,到民国末期,形成了以四合院为主的徽派古建筑群村落。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处可见的百年老宅,是鲁图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继承好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正是居于这些考虑,两年间,王洪昌奔走于市区文旅局、文管所等部门,寻找具有古建筑修复资质的建筑队,为古建筑修复募集资金……

最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鲁图王氏宗族的捐助下,王氏宗祠修复工作得以展开。完整保留旧有格局,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了屋顶、门窗、墙体,铺设了院场,保留了梁柱上的雕花和院内的壁画。

投资80万元修复的王氏宗祠,如今已成为鲁图村人气旺盛的文化大院。大院里的隆阳区文化馆鲁图农耕文化陈列馆即将在6月底开馆。馆内,按物品分类设置了民俗厅、农耕厅、饮食厅、祭祀厅、古玩厅、议事厅,分别陈列着农具、刀具、餐具、马灯、烟壶、法器等群众自发捐赠的200余件老旧物品。“陈列馆筹建得到了鲁图群众的大力支持。一组村民王学贵常年在外打工,听说村里要建农耕文化陈列馆,便主动打电话给我。他说,‘你们为鲁图发展做了很多事,办农耕文化陈列室也是鲁图的公益文化事业,我们一定要支持。能把家里的老旧物品放进陈列馆,给村里的孩子留下一些记忆,是每个鲁图人的责任。’”王洪昌觉得,鲁图人逐渐形成的文化自觉是村庄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平日里,文化大院有专人管理。上午11∶00时到下午4∶00时对外开放,村民可入内参观或在院内排练节目。逢年过节,王氏族人在这里祭祀拜祖。作为农耕文化时代的精神寄托,传统的宗祠文化在这里延续。

创作本土歌曲、组建文艺队、培训文化人才、送戏下乡、协调隆阳区图书馆送书下乡、打造农耕文化陈列馆……这些帮扶虽不能发挥吹糠见米的致富作用,但文化承载的“扶智扶志”功能却能与物质创造一起,形成共建小康的合力。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目前,鲁图村党总支已制定了古村落保护方案,进行了规划设计,正在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云南省历史文化街区。未来,我们将依托鲁图特有的传统文化、人文风情、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既要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又要给鲁图人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是王洪昌的愿景,也是未来鲁图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20/0622/375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