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历史文化本土文学 清明:借·寄

清明:借·寄

清明刚过,可是抚今追昔,追忆故人、故乡、故事的命题却从未改变,生生不息、生老病死、生离死别从未由得人分说。

初识清明,源于杜牧的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彼时年少不更事,未能体味到诗人的怅意枉然。儿时的清明记忆,最多的是每年陪爸爸妈妈到坟山上靠柳,和姐姐摘路边的小野果、黄花,调皮时还会学山里的乌鸦叫几声,换来爸妈的几声责备,叫唤我和姐姐赶紧到先祖坟前磕几个响头,好保佑学业有成。彼时的清明于我而言不过是踏青游玩。

再识清明,便已刻骨铭心。相聚和别离的命题于我正式开启,爷爷的离开在那一年的三月,离清明只差一个月。当姐姐从爷爷的遗物中翻出一袋包装完好的沙琪玛,我再也忍不住大哭起来,那是我买给爷爷的无糖沙琪玛,最终,患糖尿病的爷爷也没舍得吃。葬礼,总是寄托对先人哀思最隆重的仪式:精致的纸扎童男童女、仿真的老一辈人的箱子、电视机,还有爷爷生前最喜欢的象棋,再加上几天念经超度。我知道人无来生,这些只是借一种形式寄托活人相思。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是为借,

“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是为借,

以折柳、戴柳、插柳寄托相思,是为寄。

是以,从那一年的清明节开始,按照当地习俗,我便每年都会随父母到爷爷坟前除草、插柳、再倒一杯水在坟前。我记得小时候妈妈说过插柳是为了给先人有个可以乘凉的地方,这种说法当然不可信,可我知道那是对爷爷的一种思念。

庚子清明,举国齐哀。今年的清明,悲痛的情愫更甚以往。人们借整整3分钟警报声,借下半旗的庄重形式,借微博、公众号黑白版面,以国家之名哀悼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寄托思念和愿望。

人们祭奠过去,也催护新生。为了不借清明聚集祭祖、祭扫扩散疫情,也为了能防止更多的山火带来灾难,多地开通“云祭扫”平台,在网上向先烈、先辈送上深深一鞠躬和悼念。清明,本应借一种更加“清明”的方式,寄托哀思。“不忘先祖、不负先烈,绵延不息的爱与牵挂,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存。”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20/0409/359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