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保山要闻 施甸:产业富民道路宽

施甸:产业富民道路宽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跨越发展

  ——保山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巡礼

大棚种植

历史以来,农业贫困县施甸土地多为山地,农业散、小、弱、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导致了高原特色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精深加工产品少、经营规模小、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如何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看准农民短缺和需要,补齐农业产业短板?

近年来,施甸县找准县域优势资源,以市场为依托,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生态农业,争取项目支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同时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果业助农增收同步实施,产业富民之路迈出坚实步伐。

食用菌菌棒生产

  农民进园区

“现在打工也不去了,在食用菌园区里干,收入有保障,一年下来6万多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挣的还多。”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大地村新地基小组的李应开今年25岁,一直在广东打工,一个月的积蓄不到2000元。今年三月,属于建档立卡户的他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来到了位于施甸县姚关镇和摆榔乡交界的大本事香菇产业园,种了2万棒香菇,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了近2万元的收入。

围绕年内实现2个乡镇、13个村、5796户17600人如期脱贫目标,施甸积极探索市场化精准扶贫之路,实施以万家欢、大本事等龙头企业带动并确保扶贫投入与贫困群众受益最大化。

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施甸县注重引进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年来,引进了万家欢、蓝心科技龙头企业,同时培育大本事食用菌产业园、万丰果蔬、大东山酸木瓜、宝和果蔬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发展。2016年,施甸建设蔬菜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热带水果观光庄园一期、万亩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和葛根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4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农业龙头企业每年吸纳农民工1.3万余人,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

目前,全县已经建成50万亩粮食、30万亩烤烟、50万亩核桃、4.7万亩茶叶、1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1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农民合作社254个,家庭农场4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现代农业庄园26家,市级现代农业庄园8家。依托万家欢、蓝心科技、大本事等龙头企业,怒江、枯柯河流域、高寒山区和坝区农业产业带初具雏形,目前,种植蔬菜8.4万亩、蓝莓2000亩、软籽石榴5000亩、苹果1000亩、烤烟11万亩。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1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807元,增长11%,是2010年的2.5倍。

山地生态鸡养殖成规模

  畜牧增活力

“政策好了,今年我县新建了6间羊圈,30个立方的青贮窖,一台铡草机,20亩的人工种草……”生活在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上黑箐小组的杨世成说到养殖,最高兴的就是今年争取到了项目的支持,全村11户人家就有7户人家享受到了扶持,今年全村共有羊1000多只,每户人家平均养羊达到100只。

2013年,施甸争取到草原生产方式转变建设项目,到2015年共在姚关蒜园、瓦窑以及摆榔鸡茨、大中、尖山等地投入1000多万元扶持肉牛、肉羊规模养殖。依托草原生产方式转变建设项目,实施草地改良和大力推广人工草地建设,加强农牧民草食畜养殖户牛棚、青贮窖等基础建设。2013—2015年,共种植多年生人工牧草1400亩,实施草地改良15300亩;建棚圈7200平方米,青贮窖2700立方米;扶持1个肉牛养殖小区,3个肉牛养殖示范村,25户肉牛养殖示范户;扶持2个肉羊养殖场,18户肉羊养殖示范户,建羊舍3150平方米,购置ZC-3型小型铡草机20台。

“十二五”以来,施甸着力实施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中央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及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一批畜牧建设项目,累计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749.85万元,禁牧补助9.2万亩、草原平衡补助61.83万亩,牧草良种补贴19.75万亩,种植多年生牧草2.65万亩、一年生牧草6.5万亩。能繁母猪补贴134747头1347.47万元;实施能繁母猪保险240154头,投保资金1440.92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152.7392万元;实施生猪良种补贴29万头580万元。

为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把施甸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发展山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循环畜牧业为方向,施甸综合考虑畜牧业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山地牧业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区。生猪养殖实行两条腿走路,坝区和热区发展洋三元,满足大众市场需求;山区和温凉区域发展保山猪,满足高端市场和开发肉食品加工需要,重点建设旧城、仁和、酒房、太平、姚关、何元6个基地和甸阳大竹篷至仁和丛杆、由旺大秧田至躲安2个养殖带,兼顾生猪产业基础好、饲养水平高、交通便利、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寨;肉牛养殖重点打造热区肉牛养殖带(旧城、酒房、万兴、何元、太平),兼顾条件较好乡镇的部分村寨;肉羊养殖重点建设东山温凉片区(仁和、甸阳、木老元、摆榔)养殖带,兼顾条件较好乡镇的部分村寨;蛋鸡养殖以仁和镇为重点,建设专用蛋鸡优势产区。肉鸡养殖以坝区、热区的乡镇为主,建设专用肉鸡优势生产区。山地鸡养殖以酒房、万兴、姚关、摆榔、木老元、老麦六个乡镇为重点,突出打造善洲林场周边生态鸡养殖带。

  荒山添绿装

“付出土地经营权+劳动力+扶贫资金,得到土地租金+劳动报酬+股份分红,当地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的扶贫铁三角让覆盖区域的贫困农民持续增收。”施甸县委政府历时三年的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万家欢集团,万家欢集团在施甸计划建设8万亩特色水果种植基地。

位于旧城乡大山村委会的龙塘寨、大山、李子树3个小组126户农户已将3687.56亩土地流转到大山村成立的施甸县山和润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一年的时间,大山村的荒山已成绿荫。

目前,仅旧城乡大山、摆榔乡小白龙2个基地就可为当地群众创造3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可实现务工收入860余万元,加上平均每亩每年300—8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490余万元,每年群众累计增收可达1300余万元。

针对全县不同的区位优势和海拔,万家欢还在全县每个乡镇建立1至2个2000—4000亩的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并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12个乡镇发展特色水果。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县内低海拔地区生态脆弱问题,同时庄园经济的打造将有力促进施甸县以怒江风光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

2016年,施甸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03%、林木绿化率59.34%。为推进森林施甸建设,施甸持续加强造林绿化。2016年,以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核桃提质增效、低效林改造等项目实施为抓手,全县共完成营林生产任务7.683万亩。

截至2016年10月,布局于公路沿线3350亩,江河两岸1450亩,湖库周边1200亩,涉及姚关镇、旧城乡、万兴乡、由旺镇4个乡(镇),15个村、2585户的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生态效益,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项目共营造西南桦431.5亩,核桃1110亩,杨梅1200亩,板栗580亩,澳洲坚果1770亩,芒果908.5亩,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共举的目标。

同时,施甸坚持绿色、生态、环保第一的发展理念,新型工业化起步,目前在全县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清洁能源建设,蓝心科技公司冷链物流中心,康宏公司黑木耳加工、大本事公司蔬菜脆片生产、好好饮品公司果皮果渣利用、京甸农业葛根产品加工、光伏发电以及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施甸的产业富民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6/1125/34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