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保山要闻 健全责任体系 压实攻坚责任

健全责任体系 压实攻坚责任

我市建立脱贫攻坚工作指挥协调、问题导向、协同作战、督查评价

“四项”机制,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健全责任体系 压实攻坚责任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扶贫办党组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紧盯脱贫攻坚工作既定目标,进一步完善指挥协调、问题导向、协同作战、督查评价“四项”机制,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预计可实现隆阳区、施甸县脱贫摘帽,占计划的100%;可实现12个贫困乡镇脱贫退出,占计划的100%;可实现13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占计划的100%;预计贫困人口可退出12841户49106人,占计划4.1万人的119%;贫困发生率降至0.44%。

建立指挥协调机制

让“谁来干”责任更明确

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组建县、乡、村指挥部,构建分级负责、分块包干、定岗定责的责任体系,有效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真正实现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调整充实市级领导小组,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双组长制。2019年,就脱贫攻坚工作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5次,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8次,针对阶段性工作重点召开巡视问题整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召开现场观摩、座谈研讨、工作推进会等7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研究部署、暗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30余次,遍访了33个贫困乡镇。

全市5个县(市、区)均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长的县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由县级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专项指挥部,形成条块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5个县(市、区)主要领导遍访了413个贫困村(社区)。74个有脱贫任务的乡镇设立作战指挥部,建立“四班子”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督战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体系, 乡镇主要领导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遍访了辖区内贫困户。861个有脱贫任务的村设立作战指挥室,由挂包村领导任指挥长,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单位为成员,负责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面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建立问题导向机制

让“干什么”目标更清楚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层层分解任务,明晰目标责任,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

澄清短板底数,按照“六清”要求,对照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标准,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制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短板方案,建立县、乡、村、户补短板任务清单。截至10月底,全市组织参与年度动态管理人员23101人次,开展培训2053期43180人次,初步确定2019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整户补录134户534人、人口补录2568人,整户清退220户833人、人口清退1106人,历史年度脱贫回退313户1365人、人员回退192人。

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保山市2019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保山市2019年度行业部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分解实施方案》,细化明确市直38个主责部门、5个县(市、区)和3个园区脱贫责任。实行挂图作战,根据补短板任务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全面实施“季度攻势”,坚持“季度汇报”和短板销号制,实现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

问题导向机制的建立,让市级领导挂联县(市、区)、县级领导挂乡包村、乡级领导干部挂村包组、县乡干部职工挂组包户(包贫困户和联系非贫困户)的帮扶责任制全面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高位推进,直接投入资金15081.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1个;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真帮实扶,大连理工大学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32.2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9401万元,西安交通大学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15.91万元,并构建校企“产+销”帮扶模式带动农户450余户,东北大学与昌宁红茶厂等37家县域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达成供销协议、利益联结2976户覆盖10416建档贫困人口;驻村工作队员尽锐出战,1512名队员累计走访贫困户303115户次,制定贫困村精准脱贫规划413个,争取项目569个、投入资金5930.41万元,召开各类座谈会22407次,提出合理化建议15355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7942起。

建立协同作战机制

让“如何干”任务更具体

坚持全员动员、全员武装、全员参与,扎实开展“三深入”专项行动,建立县、乡、村干部协同配合机制,形成“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的态势,解决了“如何干”的问题。

严格执行市级领导挂县联村和单位包村、干部帮户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市、县、乡、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10多次。县级领导重心下沉、靠前指挥、传导压力,深入挂包乡镇、村社区督促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每月听取各村(社区)作战情况汇报不少于1次,分析脱贫攻坚形势,适时调整措施。县级科级领导挂包村民小组,督促指导所包村民小组脱贫攻坚工作,分析研究“一户一策”组织实施情况,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户干部分别挂包贫困户、联系非贫困户,与帮教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开展扶志、扶智“双扶”活动。 

全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了80648户贫困户与5343家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率达到97.17%,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扶持;开展就业培训16.37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5.1万人,开发乡村服务公益性岗位12284个,建成扶贫工厂(车间)27个,吸纳1985名劳动力就业,实现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都接受就业培训。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的72169人,已搬迁入住71868人,入住率为99.6%。14889户“4类重点对象”和6728户“非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全面竣工。全市“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完成投资6918.7万元,帮助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1603户7456人脱贫,基本实现了除傈僳族以外的“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全面脱贫。

建立督查评价机制

让“干得如何”的评判更客观

发挥督查评价“指挥棒”作用,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拧紧脱贫攻坚责任“发条”,有效解决了“干得好与不好”一个样的问题。

全市实行了“季通报”评价制度,对行业部门、挂包单位每季度作一次评价通报,评定“好、中、差”三个等次,累计2次被评定为“差”的单位年终综合考核扣分。实行了“四不两直”督导制度,转变督查方式,整合督查力量,以发现问题根源为目标,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项目现场、直接到农户家中进行暗访,开展综合督导1次、专项督导2次,全年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80起71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问责或组织处理662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34批148人。实行了“扶贫资金”保障制度,建立扶贫资金市本级财政年增长20%的长效机制,完善涉农资金整合办法,市本级年内筹措投入脱贫攻坚资金9829万元,比2018年增加1353万元、增长13.77%,到8月底全市实际到位扶贫资金29.83亿元。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9/1122/31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