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人物风采 杨善洲:公仆情怀筑起精神丰碑

杨善洲:公仆情怀筑起精神丰碑

深秋的大亮山,云雾缭绕,郁郁葱葱。在位于施甸县善洲林场的杨善洲事迹陈列室,“人民公仆杨善洲”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前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他30岁起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几十年如一日,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退休后,他谢绝到省会昆明养老的机会,回到家乡专心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在光秃秃的荒山上建起了5.6万亩莽莽林海。

他就是杨善洲,原保山地委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60年如一日,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甘当“草鞋书记”永葆公仆本色

下乡经常随身携带锄头,还喜欢戴草帽、穿草鞋……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副书记、保山地委书记等职,始终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

面色黝黑、双手长满老茧的杨善洲,喜欢下乡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疾苦。一辈子爱和农民一起劳动的他,把与群众一起劳动当作了解基层的重要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他常说。

在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像星星之火,短短几年就从局部地区扩展至全国。短短几年间,就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亿万农民的“吃饭”问题。

然而,保山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初期,由于土壤贫瘠、耕作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产量十分低下。“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保山的真实写照。

作为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亲自上阵,与地委班子一道带着全区各族群众,坚持每年冬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天上阵的劳动力占到农村总劳力的60%以上。如今,保山市5县(市、区)的坝区,到处河道畅通、沟渠纵横、田块整齐,无不凝聚着杨善洲当年的心血和汗水。

为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推广良种良法,杨善洲带头转变观念,先行先试,在施甸县水长乡种了半亩粳稻试验田,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使亩产提高了三四百斤。

在担任地县领导32年里,杨善洲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亲自给群众示范推广。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名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因此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亲切地称作“粮书记”。

“每次看到村民们在田间劳动,杨善洲老书记总是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就下田,给群众做示范。”原隆阳区板桥镇北汉庄大队大队长刘绍解至今记忆犹新。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保山领导者、指挥长、拓荒者和建设者,杨善洲与广大干部群众并肩战斗,迎难而上,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使保山的工业、建筑业等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杨善洲率先提出了加快全区小集镇建设步伐的思路,并亲自带队,调研总结了一批加快小集镇建设、发展“五小”乡镇企业等典型经验,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为深化改革、搞活经营鸣锣开道,同时在贷款、税收和经营等方面,制定灵活的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当时,保山涌现出新华肥皂厂、新华皮鞋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培育出‘保山工农肥皂’‘金龙面条’等多个知名品牌,也培育了大批建筑公司、‘万元户’等。”保山市委党校副调研员庄朝义回忆。

到1986年底,保山建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和一大批特色鲜明、经济活跃的小集镇。如今,当年发展较快的隆阳区板桥镇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践行朴实诺言播种绿色希望

“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百姓造一片绿洲。”为了践行这一句朴实的诺言,1988年退休后,杨善洲回到家乡的大亮山植树造林22载,绿了荒山,白了头发,造福百姓,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眼下,施甸县善洲林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已经显现。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周波介绍:“林场现在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近3万人的饮水供给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

施甸县姚关镇雷打树村紧邻善洲林场,在5.6万亩林海的覆盖下,享受着林场带来的生态红利。村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林下重楼、龙胆草、续断等中草药种植,采集果松、野生食用菌。

“很多游客非常喜欢雷打树的骨头鲊、火腿、果松、蜂蜜等土特产品,最多的一天能销售50多公斤火腿和骨头鲊。”在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接待中心,负责雷打树村农特产品销售的村民李复香介绍。

“好个大亮山,半年雨水半年霜;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杨善洲领着林场职工一边造林、一边建房,花了7000元修建起40间油毛毡房。

山里风大、雨多、潮湿,杨善洲在油毛毡房一住就是9年多。吃饭、办公的桌椅、床铺,大家因陋就简,就地解决。没有肥料,大家提着粪箕到村寨路上捡牛马猪粪作底肥。没有资金,杨善洲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跑项目……终于,杨善洲带领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走进善洲林场,最让人震撼的是,30多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在杨善洲墓园北侧,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果园。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张,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

直到现在,原大亮山林场场长自学洪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杨善洲老书记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

施甸县善洲林场的老职工都记得,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将价值3亿元的5.6万亩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谢绝了当地政府的奖励。

有人曾问杨善洲,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2010年7月,杨善洲最后一次上大亮山,病重的他喘得很厉害,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歇。望着自己种下的树,老人笑得很开心。“我现在来得少了,你们要记住,树木成材后一定要按合同给老百姓分成。”他特意叮嘱林场负责人。

2010年10月10日,83岁的杨善洲告别人世,留下一片绿洲。为纪念老书记,大亮山林场此后更名为“善洲林场”。

2014年12月,杨善洲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如今,这里的课堂上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

已是惠泽在,犹有余香存。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林木葱郁,溪流淙淙。大亮山的森林覆盖率也从1988年的不足17%升至如今的97.17%。

“从杨善洲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保山市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以杨善洲老书记为榜样,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施甸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木老元乡党委书记王冰凌说,要让杨善洲精神留在心底“一辈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神的丰碑,永远的传承。杨善洲的公仆情怀是不朽的精神丰碑,是激励保山市各级党员干部前进的动力,杨善洲精神在保山大地永放光芒。

短评

一直以来,人们都喜欢用“草鞋书记”来形容杨善洲。然而,这位植树造林20多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洲的老人,事实上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改革先锋”。

他从不用时髦的形象装点自己,而是始终保持劳动者本色,与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将其作为了解基层的重要方式。他知道,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扩展至全国后,虽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在保山这样土壤贫瘠、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要解决“吃饭”问题还需补齐短板,于是他带领干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更新传统种植模式,推广良种良法,最终改变了“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的农业农村面貌。

既能带头转变观念、先行先试,又能保持本色、干净做事,这才是真正的“最美奋斗者”。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干部不乏改革激情,但却忘记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生产力发展来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增进自己及小团伙的利益;忘记了共产党人的先锋性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于是以改革名义损公肥私,走上不断违纪违法的绝路,在杨善洲面前显得何其猥琐可悲。

新时代,我们点赞杨善洲这样的奋斗者,也呼唤这样的改革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像他那样永葆初心,把“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的责任感化为当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不竭动力,用“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的实干脚步播种绿色“果核”,以不断扩大改革开放、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作为传承善洲精神的接力棒。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9/1120/311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