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外媒看保山 相识这座滇西小城 始于颜值 终于内涵

相识这座滇西小城 始于颜值 终于内涵

编者按:

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2019年2月1日,云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美丽县城”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按照“干净、宜居、特色”的目标要求,通过3年的努力,在全省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

近日,人民网云南频道深入云南省昌宁县,看当地如何立足自身特色,打造符合人民群众美好期盼的“美丽县城”;也希冀通过报道,给其他县城一些启示,一道建设符合人民群众美好期盼的“美丽县城”。

01

从高处俯瞰昌宁县城。 人民网 程浩 摄

开篇前先说一个插曲——

“我问问先!”刚调任昌宁县田园镇副镇长3天,赵会军便被安排参加一场关于“美丽县城”的媒体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县发改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文旅局等部门领导。田园镇虽是县城所在地,可赵会军不是主角。

“看材料里提到‘美丽家居庭院’的创建,这块工作能不能介绍下?”有记者问。“这块请田园镇参会领导介绍一下。”参会领导突然将问题抛给赵会军。赵会军“咯噔”一下,读起先前准备的4页A4纸。

“有没有哪个社区做得好的,带我们看看!”本以为松了口气,媒体记者却缠着问。

“……这样吧,我联系一下!”赵会军有些措手不及。此时是下午4点多。

不到一个小时,媒体记者出现在田园镇龙泉社区,街道上干净得很,随访了几户,屋里干干净净,盆栽也不少。

“和你们说完我赶紧联系,好通知你们来瞧!”再次出现在众人视线内的赵会军说。

“他没说谎!”社区党总支书记窦志林说,“我还有事,他把我叫回来。这不,前脚刚进门,你们后脚就来了!”

插曲说完了。想透过这样一件事,侧面反映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在“美丽县城”创建中,确实没应付,工作做得挺实,也经得起考验。

远远不够,“我们得加把劲儿,光把‘面子’做好不行,还得做实‘里子’,作出‘内涵’,打造‘美丽县城’创建的昌宁品牌。”当地一领导用了一连串比喻。

02

城北湿地公园。人民网 程浩 摄

绿色生态 “景色这么美,大城市都比不上”

“鹭鸶!快走!”

看着不远处飞过的鹭鸶,有媒体记者一步并做两步追上去,拿出相机,猛拍起来。“这几年生态越来越好,湿地公园的鸟儿越来越多。”随行者说。

湿地公园位于昌宁县城北边,2017年建成,老百姓习惯叫它城北湿地公园,当地政府根据功能定位,将其取名水环境生态治理示范园。

此时,1000多亩的湿地公园里,大片紫色马鞭草、鼠尾草开得正艳,黄花美人蕉也正怒放,湖面上飞鸟翔集,时不时有来拍婚纱照的年轻男女,不用刻意找,背景也好看。

“城北略高,山间的几条小河在这里汇集,流入穿城而过的右甸河。以前,上游老百姓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右甸河水质没法保证,两年前,湿地公园建成,河水通过公园净化后,再流入右甸河,右甸河水质提升不少。”昌宁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

城市颜值高,群众幸福感强。水质提升了,昌宁百姓惊喜连连。政府在右甸河两侧修起健康步道,有事没事散散步,迎着垂杨柳,心情也好;河道两侧的公园满眼绿色,老人坐在亭子里闲聊,孙儿打闹嬉戏。“景色这么美,连大城市都比不上!”

03

城北湿地公园花开正艳。人民网 程浩 摄

立足山水田园城市的定位,昌宁建成公园11个,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72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100%,“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提早实现。

大公园,小广场,大珠小珠落玉盘;生态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居民吴凤敏喜欢和老伴在右甸河边散步,“以前河里脏,河边没人去,现在舒心得很!”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这是昌宁县发改局局长王俊的观点。通过努力,这些年,昌宁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称号,201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

“我们会坚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城市双修’理念,打造山更绿、水更清、田更美、园更靓、城更宜居的美丽昌宁。”王俊信心挺足。

百姓参与 这里也有“回头看”机制

大范围景美了,小范围街区、院子的景得跟上。昌宁县城所在地田园镇的办法是:打造“美丽家居庭院”,让全体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受益其中。

镇里计划,通过3年时间,打造1000户“布局美、居室美、绿化美、家风美、特色美”的美丽家居庭院示范户,助推“美丽县城”建设。

政策落实到前文提到的龙泉社区,这里提出,3年时间打造300户美丽家居庭院示范户,并给出具体标准,庭院干净整洁、居室实行客厅、卧室、厨房、厕所“四分开”、庭院内外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家庭夫妻和睦等一项项罗列得很细。

这么细,怎么实施?怎么监督?除了靠居民自觉,社区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一评一联一促”开展工作。“一评”即每季度开展一次综合评比活动,评出一些有亮点、有特色、可借鉴的示范户;“一联”即每个领导小组成员联系10至15户居民,开展庭院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一促”即各成员负责督促联系户做到抓巩固、强管理,不停开展“回头看”机制。

这些措施下,老百姓家里一家比一家干净。拿居民向翠芹家来说,即便家里有小孩,屋里依然干净清爽,复古风格的客厅里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院子里,前些年栽种的10多盆盆栽花开正艳。“每天不打扫,心里就痒痒。”向翠芹说,自己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花半把小时把家里里里外外清扫一遍。

庭院环境好,向翠琴家被评为美丽家居庭院示范户。工作组时不时“回头看”,向翠芹不怕,“有这个自信!”说完,她哈哈直笑。

目前为止,田园镇完成“美丽家居庭院”打造132户,小范围街区、院子的景越来越美。可以说,整个城区路在绿中、房在园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一处处恣意铺排的风景,令人陶醉流连。

04

昌宁老茶厂一角,之后不久,这里将被改造成茶工业记忆街区。人民网 程浩 摄

特色发展 唤醒这片土地最深的情怀

景美了,院子干净了,创建“美丽县城”,“特色牌”尤为重要,不然每个县城都在提生态、宜居,千篇一律,打动人心的地方少。

昌宁的特色是啥?茶!

昌宁被誉为“千年茶乡”,有1600多年的种茶历史,古茶树20.1万株,分布面积3.7万亩,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茶乡”。当地政府决心把茶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发展中。

县城里,有个占地350多亩的茶韵公园,打眼看和一般城市公园别无二致,细看却有一番不同。一进门,“润生于山之左兮,承朝露以清扬……”《茶赋》雕刻在百余平米的空地上,往里走,带有茶元素的垃圾桶、路灯遍布公园。左边,高约8米、直径约10米的花岗岩茶碗四周,皆是翠绿的台地茶。茶碗旁,一栋建成不久的徽派建筑是茶博物馆,“年底将对外开放。”工作人员说。

05

昌宁老茶厂一角。人民网 程浩 摄

不止如此,将制茶过程嵌在其中的浮雕、供老百姓茶余饭后休憩的茶社……公园里,茶元素贯穿始终。

与茶韵公园一路之隔的茶元素主题街区下月即将开建,“建成后,制茶企业会进来,宣传昌宁茶叶的同时,让游客体验昌宁茶香。”昌宁县住建局工作人员说。

几公里外,当地政府决心把1958年建成的昌宁老茶厂改造成茶工业记忆街区。改造完工后,游客徜徉其中,可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制茶车间、制茶工具,体验民间制茶过程,也可在此小酌,感受茶文化气息。“到时你再来,肯定别有一番风味。”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

“巢”已筑好,只待“凤”来。长久以来,从保山市政府所在地到昌宁的路不好走,绕山绕水得两个小时,如今,昌保高速公路正加快推进,预计2020年可实现通车。届时,随着区位短板转变为区位优势,昌宁将逐步成为云南沿边经济带上的重要接点,澜沧江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和云南沿边旅游的重要驿站。

“交通便利了,怎么把人吸引进来,留在昌宁,感受昌宁的美?”这是当地政府正考虑的问题。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9/0827/295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