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腾冲市腾冲新闻 腾冲 “党建五个+”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腾冲 “党建五个+”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18年来,腾冲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党建+生态、党建+产业、党建+文化、党建+治理、党建+民生”“党建5个+”,着力打造固东镇江东社区、中和镇新岐社区、明光镇自治社区、腾越镇油灯社区等9个“党建+”乡村振兴示范村,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党建+生态”共建绿水青山

围绕“美丽腾冲”建设,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切实发挥全市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开展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河流(湖)、最美庭院的“五美一最”建设工程。

腾越镇油灯社区把念好“水”字经定为社区寻求发展产业突破口的第一抓手,依托“土地流转社区、社区打包入股、企业保底分红、利润按比分配”的“十里荷花”项目,发展餐饮服务、生态养殖等生态旅游观光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带动集体、群众增收致富,每年增加经营性收入210万元。北海乡打苴社区依托“十里桃花”项目,推进大盈江流域综合治理,积极谋划慢行系统建设,发展种植冬桃500余亩,预计亩产值1万元,全村将实现产业增值500万元。

“党建+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抓住农村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找准致富增收产业这个“好路子”,按照“一村一品”战略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曲石镇公平社区大力推进“产业强村富民”工程,引入农业龙头企业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市场+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建设年加工万吨干叶的银杏酮提取物生产线,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同时,采取“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模式,积极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培植万亩以上规模农业种植产业1个,带动6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

“党建+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明

依托宗祠、名人故居、文化场所等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落后腐朽文化侵蚀、弘扬正能量,形成良好的公序良俗,推动乡村治理,建设起党员“文化领地”和“精神家园”。

和顺镇以“党建为主题、宗祠为阵地、乡情为纽带”充分发挥宗祠文化的作用,在宗祠内开展“九个一”活动。利用“家风文化长廊”“族训墙”等方式展示和顺的优秀家风家训,用好文化讲堂,办好《和顺乡》乡刊,开设“道德讲堂”,依托艾思奇故居、宗祠等场所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用活文艺队伍生动演绎党的政策理论,让广大党员群众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固东镇顺利社区成立皮影文化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将热爱皮影的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建立新时代讲习所,结合“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要求,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皮影戏”,推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党建+治理”推进共治共享

积极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与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联系起来,优化构建“党建+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党员、居民、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让社区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应有之义,聚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明光镇自治社区充分发挥边境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施旗帜红边行动,让国旗、党旗飘红边境一线;配备双语村组干部,设置双语惠民展板,开设双语广播,全面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体制机制,织密边境维稳防控网,维护边境稳定。用足用活扶持政策,促进边境村寨党员群众增收致富。界头镇大营社区以“创新服务,利民兴村”为主题,强化法治、自治、德治融合,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矛盾纠纷调处率100%、化解率90%,确保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党建+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党建工作无声无息融入群众利益,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

中和镇新岐社区持续念好“山字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

固东镇江东社区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重点人群100%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户参保率100%,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江东社区群众黄兴晓感慨,“现在,我们的江东村条件越来越好了,从以前的‘路尾巴、电尾巴、水尾巴’村变成了今天的‘富裕村’,感谢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让我们老百姓共享了发展成果”。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9/0801/291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