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保山要闻 “啃”下西山片区脱贫这块“硬骨头”

“啃”下西山片区脱贫这块“硬骨头”

“啃”下西山片区脱贫这块“硬骨头”

—— 隆阳西山三乡推进脱贫工作小记  

隆阳区西山梁子瓦马彝族白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市脱贫攻坚主战场。那里山高坡陡、悬崖峭壁,许多地方已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今天,当我们从平整的水泥路乘车来到西山梁子,站在那些高高的坡顶俯瞰悬崖下的谷底时,或者站在一道道陡坡下,仰望高耸入云的大山时,也禁不住产生阵阵莫名的恐惧。

然而,誓言既出,再坚硬的“堡垒”也要攻克,“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完,再难的扶贫工作也要干好。

易地搬迁建设新家园

不亲临其境,你无法体会西山梁子自然环境之险恶、生产生活条件之艰苦;不亲临其境,你无法感受西山梁子各族人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眼神、盼望走上富裕道路的诉求。

怒江高岸上的瓦马乡拉攀村苗族寨子小坪箐,属“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高坡,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是唯一的办法。目前,小坪箐31户苗族群众已经全部入住孙足河边的大长田安置点,和其他村寨搬迁来的建档立卡户一起,扎下根来。

据瓦马乡宣传委员赵乖芹介绍,大长田安置点共安置搬迁户65户2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282人,同步搬迁户2户7人。涉及河东村、拉攀村、棉嘎村、小河村、掌上村、黑岩洼村6个村,其中:整村整寨搬迁涉及拉攀村小坪箐自然村,搬迁人口31户13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131人,同步搬迁户1户2人)。赵乖芹说,项目自开工以来,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河东大长田安置点共征收土地136.508亩。计划新建安置房65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3套,随迁户2套;基础设施规划新建活动室150平方米,广场600平方米;污水处理池1座;硬化道路1780米8794平方米;污水管道安装1990米;饮水管道安装1240米;电网入户65户;实施绿化、亮化工程1件。目前,该安置点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活动室、污水处理池、道路硬(绿)化、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污水管道、饮水管道、电网入户等工作已完工。

像这样的集中规划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西山梁子有10多个,如瓦马乡,就规划建设了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甚至跨乡镇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全乡共安置建档立卡搬迁户290户1307人。

扶起村民的脱贫斗志

不亲临其境,你无法感受各级党委政府在西山三乡扶贫工作的难度,无法体会扶贫工作人员“啃硬骨头”时所付出的艰辛和当地各族群众付出的辛劳汗水。

瓦房乡党西村马鹿塘寨子前大片坡地上开满了种植的中药材——红花,当前正直红花采摘季节,枯黄的草茎和橙红的花朵遮盖了贫瘠的土地,花朵采摘晒干后每千克可售70多元钱,花茎则粉碎了喂牛。据介绍,马鹿塘村60多户人家,家家种红花,每年有80多万元的收入,加上养殖业,村民的生活大有盼头,大家脱贫劲头十足。

每个贫困村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是不现实的。那些不搬迁的村寨,需要因地置业发展壮大当地特色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扶出豪情壮志、扶出远大理想、扶出千秋功劳。瓦房乡桂花村,建成了村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室等,并建起了“电子元件加工扶贫车间”——由隆阳区扶贫办推荐,瓦房乡党委、政府引进保山市林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桂花村老弯河安置点建办电子元件扶贫加工车间,让水沟洼、桂花、瓦房社区、党东、上寨5个村寨的留守妇女前来加工电子元件,就近务工,让她们有了稳定收入、达到稳定脱贫的目的。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如今,产业扶贫已经在西山梁子深入人心。

建设美丽乡村

白族村寨三眼井因寨子里有三眼清泉而得名。但过去,三眼井可是隆阳区杨柳乡有名的贫困村,自从“草改瓦”“六改六建”等扶贫工作和如今的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建起了厕所、建起了化粪池,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建起了污水管道,三眼井上还建起了漂亮的亭子。一进村,最显眼的是白族风貌的青瓦白墙农舍,白墙上还有壁画,内容包括传统文化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村民正朝美丽乡村迈进。

杨柳乡茶花村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人口505户2263人,其中已脱贫65户299人、未脱贫60户234人。目前完成年内出列达标情况是道路保障、电力保障、广播电视、网络宽带、活动室、卫生室、教育保障、村集体经济已达标8项,目前,各级正加快村内安全饮水项目施工进度、加快46户危房改造未达标整改,争取尽快完工。此外,村里将按照“扫干净、拆干净、理清秀、绿起来”的工作思路,规范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建成清洁家园,建设美丽乡村。

杨柳乡乡长杨润民介绍,按照“扫干净、拆干净、理清秀、绿起来”的工作思路,目前,乡里建好用好村规民约,规范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建成清洁家园。他说,杨柳乡成立了名为“春风杨柳新时代讲习所”的宣讲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激励群众自强、诚信、感恩,营造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9/0402/263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