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腾冲市腾冲新闻 “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腾冲市加快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步伐

“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腾冲市加快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步伐

近年来,腾冲市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维护边疆团结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维护边疆稳定为主线,加快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步伐,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腾冲市是我省25个边境县之一,该市有24个少数民族,有2个民族乡镇、14个民族村、148个少数民族自然村。2017年末,该市少数民族共有57846人,占总人口682720人的8.47%;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规模为13286户52231人,其中已脱贫7423户31198人;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1382户7009人,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0.4%和13.4%。其中,已脱贫798户4321人,未脱贫584户2688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腾冲市针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山区和沿边地区,居住地区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未能和旅游资源等相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优势没有得到较好发挥等问题,把少数民族发展列入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项目建设、产业扶持力度,呈现出了民族团结、边防稳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完善制度

强化扶贫机制保障

2016年,腾冲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等7个方面对民族工作作了部署。2016年印发了《腾冲市“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项目涉及5个乡镇、8个行政村、“直过民族”贫困人口3004人;概算总投资49352.42万元,从素质能力工程、组织劳务输出、安居房建设、培育扶贫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对“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进行帮扶。为加快沿边地区傈僳族群众脱贫致富,2015年印发了《腾冲市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经过3年建设,沿边猴桥、胆扎、轮马、联族、麻栎、自治6个行政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优美,基本实现了“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

加强项目建设

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2016年来,腾冲市共计投入资金1.2亿元在民族地区实施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兴边富民”工程整村推进等项目,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建成了猴桥胆扎蔡家寨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新华新山坝角等21个少数民族示范村,完成了1个民族团结示范镇、2个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建设。第一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共投入各类项目资金2.87亿元,实施了抗震安居、产业培育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寨环境整治、劳动者素质提升“六大”工程,民族地区发展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腾冲市平均水平,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加快产业培植

提升造血功能

腾冲市始终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开展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积极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自我“造血”功能。2016年来,该市共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在民族地区实施了大批产业扶持项目,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特色畜产品养殖,少数民族群众人均纯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目前,腾冲市各民族的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如:傈僳族群众大力发展泡核桃、草果等特色经济林;傣族群众发挥低热河谷地区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烤烟、油茶等经济作物以及稻田养殖等现代农业;回族群众大力发展肉牛、肉鹅养殖及餐饮业等;佤族、阿昌族群众大力发展茶叶、特色经济林、养殖业等。

着力改善民生

筑牢脱贫致富保障

2016年来,腾冲市共投入资金2200万元,不断加强民族地区民生保障工作。实施了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村卫生所建设项目。目前,14个民族村均设立了村卫生所、农家超市,水、电、路通达率达100%,教育、卫生、文化、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根本改善。落实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综合保险政策,对阿昌族和沿边群众实行房屋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免费参保;在猴桥、荷花2个民族乡(镇)开展赠送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工作。

振兴民族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始终坚持把民族教育工作与“两基”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落实民族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确保优先投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振兴民族教育,阻断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3年来在腾冲猴桥、滇滩、荷花、新华等地投资9400多万元新建校舍6500多平方米;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配备,每年招聘3至5名少数民族教师分配到民族地区任教,实施“双语”教学;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升学照顾倾斜,制定了《腾冲市高中阶段学生录取照顾办法》;认真落实民族中学高中民族寄宿学生等各项生活费补助,为腾冲市民族中学争取到了用于教学楼修建的爱心人士捐赠资金200万元。

繁荣民族文化

凝聚脱贫攻坚精神力量

加强民族文化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开发,全力支持民族文艺体育发展,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脱贫攻坚精神力量,14个民族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大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扶持滇滩翠绿傈僳族服饰专业合作社、新华德赛少数民族服饰加工、明光自治小黑河等3个传统手工艺制品企业,2016年建成腾冲市首个阿昌文化展览馆。目前,该市共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市级12项;已挖掘、整理出傣族的武术、嘎光、陀螺,傈僳族的嘟达达、射弩,阿昌族的《蹬窝啰》等可推广民族传统项目10余项;申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50人,荷花“佤族清戏”、滇滩“水城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纳入了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傈僳族农民画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傣族武术竞赛、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等竞赛表演项目在全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突出重点对象

强化扶贫帮扶

编制印发了《腾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腾冲市“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腾冲市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对“直过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进行规划。加强项目建设,2016年来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投入资金1100万元,提升“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事业。积极培植特色产业,投入资金100万元在新华、猴桥、荷花等乡(镇)实施“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特色产业扶持项目,“直过民族”群众和特少民族群众中涌现了一大批收入万元户和十万元户,涌现出了腾冲市黄梨坡生态普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优秀民族企业。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8/1205/235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