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理论探索 规范农村婚丧事宜:既要兼顾人情,更要彰显文化

规范农村婚丧事宜:既要兼顾人情,更要彰显文化

婚丧嫁娶乃人生大事,少不了一些必要的仪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操办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规模随之水涨船高,逐渐掺杂了一些功利意识和攀比心理。如在部分农村,娶一门亲光彩礼就需10多万元,加上操办婚宴的费用,没有15、16万元是不够的(这些还不包括买房买车买戒指的钱)。按现行经济体制下一般农村家庭年收入5万元左右,除去正常的生活开支和人情往来,一年到头基本没有结余。若要操办婚丧事宜,特别是婚事,大多靠贷款来解决,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基层认为,遏制农村大操大办之风立意高、针对性强,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规范农村婚丧事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规范婚丧事宜,必须先破除群众的旧思想。要以村社宣传栏、广播、文化活动场所为阵地,以党员三会一课、农村红白理事会、民间文艺队为抓手,多形式多举措开展宣传,通过既讲大道理,又算经济账,因势利导,让群众明白道理,从而内心接受,主动践行。如猴桥镇组织学习相关政策1000余人次,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200余次,张贴通知20余份,运用微信、云岭先锋、“6995”平台向全镇党员群众发送信息提醒7200余条,确保政策新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少数”往往最能引领一个地方的社会风向。移风易俗,一定要抓住“党员”和“乡贤”这个关键少数。要从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抓起,大力提倡“婚事着重体现其精神价值,丧葬着重体现文明、环保、生态”等观念,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社区“三委”班子成员发挥带动表率作用,自觉践行新规。同时,不断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家乡人讲家乡话、家乡人办家乡事”,提倡缩短农村婚丧事办理天数,在兼顾农村固有的人情网络的同时,又倡导和规范文明新风尚。

三是政府要正确引导。必须让群众充分理解认识到这是移“歪风”,易“低俗”,不是完全抛弃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必须尊重,规范农村婚丧事宜也不能光靠印发一纸文件,制定一些标准,简单的“一简了之”“一禁了之”。要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当地实际,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红白喜事提前申报备案和公开公示制度,规范酒席数量、范围标准、随礼上限,依托村组活动中心,最大程度执行农村婚丧喜庆定点操办。要把规范农村婚丧事宜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引导群众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放在如何发展产业、如何脱贫致富上来,构建健康文明的乡风民俗。只有群众真正富裕起来,才能实现思想创新和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8/0817/208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