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龙陵县龙陵新闻 “三同”路上“一家亲”——龙陵县6000余干部进村入户促脱贫

“三同”路上“一家亲”——龙陵县6000余干部进村入户促脱贫

“来,何叔,这个是我的号码,我已经帮你存好了,你翻开通讯录,按绿色的拨打键就能找到我啦!”中午时分,龙陵县统计局派驻镇安镇八0八社区的驻村工作队长牛兴宝趁着建档立卡贫困户何大凡吃午饭的时候,给他送去了一部老年手机,并耐心地教他使用。

何大凡为人憨厚老实,是社区环境保洁员,负责村庄山路便道的卫生。山里寨子之间相隔甚远,雨天林深路滑,牛兴宝担心何大凡的安全,便用自己的工资给何大凡买了一部老年手机,用自己的身份证办了一张电话卡,专门给老何送去并耐心地教他使用。

这是龙陵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帮扶干部在“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中帮扶群众的一个缩影。大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不仅帮助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像家人一样照顾他们,以真心、真情、真行在龙陵贫困山乡里谱写了一首首“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的“丹心为民、共筑幸福”之歌。

真心赢民心

为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龙陵县采取“三同”工作方法,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实行“每周5个工作日+2个扶贫日”的工作机制,每周除5天工作日外,将周六、周日定为扶贫工作日,与帮扶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沉下去,访“穷亲”、察民情、听民声、排民忧、解民难。

驻村工作队长牛兴宝不仅对何大凡一家好,还积极帮助村里的人。他经常给长年饱受病痛折磨的留守老人何大品夫妇送钱送物,隔三岔五到家中走访老人。考虑到自己一个人的帮扶能力有限,牛兴宝还在“轻松筹”上为老人家发起捐款,并将筹集到的4800元捐款全部送到了老人手中。“男儿有泪不轻弹”,69岁的何大品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紧紧拉住牛兴宝的手,哽咽着说:“牛老师真是个好人,来村里来晚了。”建档立卡户余润昌的儿子余洪兴今年玉溪师范学院毕业,牛兴宝动员他回乡参加特岗教师考试,在牛兴宝的鼓励和辅导下,余洪兴取得了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牛兴宝还充分发挥自己曾经当过高中教师的优势,又帮助余洪兴反复开展授课实训,并带他到龙陵二中请专业老师给予辅导。

牛兴宝将驻村工作做细做实,走遍了社区的每家每户,每到一家,他都留下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我叫牛兴宝,有事来电(1536849xxxx)找。作为一个外地来龙陵工作的年轻人也成了八0八社区的“百事通”,哪个寨子在哪儿,哪家怎么走,哪家有些什么困难,哪家该如何帮扶,在牛兴宝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现在,村民们都知道村里来了个年轻人,并亲切地喊他牛老师。“民之乐我乐乐,民之忧我忧忧,我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将继续在脱贫攻坚路上竭力前行!”牛兴宝这样说道。

如今,在“三同”工作中,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帮扶干部用一颗真心赢得了老百姓的心,大家有什么困难都会和帮扶干部说,有什么喜悦也会和帮扶干部分享,像一家人一样的敞开了心扉。

真情换民情

为确保脱贫不漏一村一寨、一户一人,龙陵县共派出了6502名像牛兴宝一样的干部,分批次到挂钩村与帮扶户家中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活动。群众盼什么,干部就干什么;老百姓难在哪里,干部就帮到哪里。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朝夕相处的帮扶模式不仅锻炼了干部队伍,还解决了群众难题。夏雨初歇,碧寨乡坡头村易地搬迁建设点上,村民杨兴平正忙着修建新房,龙陵县农业局帮扶干部黄家朝又和杨兴平一起忙碌着,拉砖、卸砖……入住新居指日可待。回忆当初,杨兴平感慨:“早些年,为改善生活,我养过羊、与人合伙种过石斛,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我把剩下的羊卖后娶了个缅甸媳妇,然后生了2个娃,一直‘窝’在山沟沟里的破房下‘穷过’,全家4口人的生活全靠我一个人种山地和打零工维持。”说到现在,杨兴平接着说:“易地扶贫搬迁是好事,因为缺钱,我迟迟没有行动。老黄三番五次到我家耐心地向我讲解各种帮扶政策,积极帮助我谋出路,重树生活信心,并自己拿出5万元的垫付资金支持我先把房屋建起来。”谈到未来,杨兴平表示:“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老黄又待我亲如兄弟,我一定争取把日子过‘顺溜’了。”

如今,全县各搬迁点上,幢幢新居陆续建成,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干群一条心,建家建园热火朝天,68岁的杨发昌和村邻欢欢喜喜住上了标准舒适的套房,时时刻刻都说共产党好;村民杨保海还自编对联“修造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党的恩”张贴在了自己房屋的柱子上;住上了新房后,村民们不再担心地质滑坡问题,建档立卡户陈国枝在扶持下种起核桃和蔬菜;“老小伙”周朝洪也娶上了媳妇儿,日子过得滋润。

帮扶干部一次次深入群众家中,为产业谋发展,为致富谋出路,场院硬化、装修新居、环境提升,孩子读书、老人看病、农作耕种等,方方面面竭尽全力帮帮扶扶。一把轮椅、一袋水泥、一顿饺子、一桶香油、一套学习资料……真心真情真行渐渐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

“喂,请问是杨家余家吗?”“是呢。”“我是县联席办工作人员,现在有几个问题想向您了解一下:谁帮扶你家?他经常来吗?来了都做些什么?”“挂钩我家呢是杨有灿,他经常来呢。帮着操心修缮旧房子、逢年过节来慰问、农忙时节送化肥,隔三岔五就到我家来。他扎实尽心尽力呢!”

自龙陵“三同”工作启动以来,县联席办每月随机抽取部分干部和农户就干部帮扶情况和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

挂断电话,县联席办工作人员又联系了杨有灿。杨有灿对自己帮扶的6家亲戚的“家底”了如指掌:哪个身体不好、各家的致贫原因、孩子学习情况、山林茶地、养猪养鸡等全部清清楚楚地记在心头,就如何补齐每1户的“短板”已经和每1户亲戚达成了共识并为之努力。

对“亲戚”的“家底”一清二楚、补齐“短板”有措有行的不仅仅是杨有灿1人,全县帮扶干部对帮扶亲戚的情况都悉数在心。截至6月底,全县6502名干部职工到贫困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13840户次,共完成产业、就业方面的帮扶措施32000多项,宣讲政策13605场次,征求意见建议6809条,化解矛盾纠纷3030起,解决实际问题5521件。

真行助民强

“三同”工作架起了干群“连心桥”,使得干群关系越处越亲。干群齐心,其利断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也被有效激活,并从“扶贫对象”成功逆袭成了“扶贫力量”。

一场夏雨过后,龙江“蜂王”王从云和儿子又在自家的蜂子养殖基地上忙活开来。搭建育蜂棚、检查蜂巢、加固蜂箱,忙得不亦乐乎。今年,父子俩养蜂400巢,已经出售了300巢,70000多元的收入已经揣进腰包。

回忆以前,老王说:“我家住的是全村最破烂的树杈房,妻子长年卧病在床,我和儿子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日子穷愁潦倒,经常喝点小酒,总觉得没盼头!”2013年王从云家被列为全村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政策的补助下,老王修建了一正一厢的新房子,2015年又免费到胡蜂养殖园学习胡蜂养殖技术。老王寻思着:如今国家政策这么好,自己也应该使上一把力,早日把日子过“顺溜”。经过反复思考,老王开始全身心致力于养蜂,撸起袖子在养蜂道路上发家致富,并于今年取得了大丰收。现在,老王的养蜂场占地5亩多,新家建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各种贷款还清了,积蓄也有一点了,外出打工的儿子也回家继承父业,老王越活越有精神。

喜尝养蜂“甜头”的老王并没有独享“成果”,而是无私地将养蜂技术教给村邻,并以“繁育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合作养殖。如今,在老王的带动下,在整个龙江乡辖区内,共有70多户农户参与养蜂80多巢,预计在年末还将实现收入40000多元。父子俩准备在现在的养殖基地旁再租赁10多亩山地扩大养蜂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养殖,实现了养蜂路上的“甜蜜转身”。

无独有偶,碧寨乡坡头村建档立卡户90后小伙何忠亮也成功走出了一条“自强路”。“天道酬勤”是何忠亮的人生信条,他相信,只要努力,终会有所收获。早些年何忠亮因家贫主动放弃大学梦,一人撑起全家生活担子,自立自强艰苦创业。他曾经只身一人到外地送过水、挑过沙灰、学过装修,随后回乡抓住家乡大搞易地扶贫搬迁的机遇,在村里开店经营建材、电器、装修、广告等生意,每年有20余万元的收入。何忠亮的店用工2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人,全部来自寨子周边,工人人均有3000元左右的月收入。2018年他又承包了邻村的茶叶加工厂,带动茶农17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户80多户,户均增收8000多元。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如今,在龙陵大地上,掀起了发展产业、摆脱贫困、共同致富的热潮,一幅“万众誓向贫穷宣战,你我共谋致富美景”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每个人都是画卷中的主角,正齐心协力共同“筑福”龙陵的明天更加美好。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8/0810/206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