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腾冲市腾冲新闻 傈僳古寨换新颜

傈僳古寨换新颜

迎着湿润的山风,听着鸟儿的鸣叫,一路前行,眼前的腾冲猴桥口岸静卧在葱茏的绿色之中。一旁紧邻国门的傈僳村寨,一幢幢独具民族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古村寨经过40年的发展,旧貌换了新颜。

黑泥塘有了新名字

作为走出国门的最后一个古村寨,人们习惯将之称为黑泥塘,有蔡家寨、余家寨两个村民小组,113户487人,全部为傈僳族。

“过去黑泥塘是个穷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猴桥的交通十分闭塞,路又窄,弯又急,来往车辆一月难得有几辆。”说起黑泥塘,今年51岁的猴桥镇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文辉打开了话匣子。

那时猴桥村的群众住在半山上,交通基本靠走,生产基本靠人背马驮,没有通讯工具,缺粮、缺水、缺电。

要致富,先修路。为加快山区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县里从吃紧的财政里挤出了资金将这条山路升级成了柏油路。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边境小镇。腾冲在边境的猴桥、黑泥塘、胆扎设立了边民互市点,中缅边民互通有无,两边通商开始出现回暖。猴桥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过往的贸易基础,再度成为云南对缅甸,特别是面向南亚最重要的贸易通道。

“1993年腾冲密支那公路恢复通车,2000年猴桥口岸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2007年腾密二级公路完成提升改建,2014年猴桥边检站前移,从槟榔江迁至黑泥塘,猴桥口岸的发展步入新的里程碑。”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蔡文辉细数着过往。

“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边民互市挣钱,也可以到外国经商打工。这些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旁边的一位村民说。

作为国家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县市之一,腾冲通过改革开放和转型升级,将国家的兴边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口岸经济正让这个边陲小镇恢复往日的繁荣,让边民得到实惠。

“赶上了好政策,我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每天还能挣60块钱。”作为边民互市政策的受益者,蔡家寨李成英老人逢人就说。

“像我们这样的边境民族村寨,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比现在可能至少要落后20年。”在寨子里开了农家乐的村民蔡龙贵感慨道。

如今的黑泥塘有了令人骄傲的新名字“国门新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通水通电、看上了数字电视,村庄道路全部硬化,大部分人家有了存款,部分人家还买了轿车。

好生态成了“聚宝盆”

走进国门新村,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余绍贵正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干着泥水活。“趁着现在是进出缅甸运水果的淡季,我再加盖4间客房出来。原来的19间客房觉得不够用了。”指着身后的三层楼房,余绍贵高兴地说,这些盖房子的钱都是靠种草果赚的。

“40年前,我差不多10多岁,家里穷,常常吃不饱。我们世世代代都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砍树卖钱成了当时谋生的重要手段。”蔡文辉说,但是靠山吃山却是越吃越荒,日子越过越穷。

1985年,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观念如一场春雨滋润了这个古村寨。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励下,村民们放下砍树的斧头拿起种树的锄头,自觉加入到开发林下资源的队伍中,用勤劳的双手谱写靠山吃林的新篇章。

猴桥镇群山环绕,有140多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6%,林业资源丰富,为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蔡文辉带领着村两委班子四处学习考察,最终把目标锁定在草果这一经济作物上。

“我们把草果种到了山洼洼的每一寸土地,几乎每个社区都在种,在国门新村就种了1.2万多亩。”蔡文辉介绍,2017年仅草果收入实现人均收入1.6万元,户均7万元。一部分像余绍贵这样的种植大户收入近50万元。“猴桥草果”成了响当当的品牌,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从1998年开始只有几亩地种草果,到2017年发展到全镇总种植面积达3.52万亩,草果收入达1570万元,仅国门新村种草果的收入就达800多万元。草果种植不仅富了村民的腰包,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还改善了生态。

如今,国门新村依托山水、口岸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业、乡村旅游和边境贸易等产业,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靠发展生态旅游业脱贫致富的路子,成为一个集生态休闲、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特色新村。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8/0709/197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