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历史文化本土文学 春 节 记 忆

春 节 记 忆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石《元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叫过年,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为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所以近日再次读到“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诗歌时,忽然想起又一个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心中温暖起来,不禁回忆起小时候过春节的那些事儿来。

大年三十贴春联

过春节一定要贴春联,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手续”。八十年代初,市场很少有印刷出来的春联,多数是手写的,因此,在农村能识文断字且书法功底较好的“秀才”是很吃香的,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经常有乡亲们请去写春联,我爷爷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爷爷总是先把自家的写好了,再去把邻居们写。而每年大家大年三十贴春联就是我的事儿了。为了使春联显得更喜庆、更整洁,我总是先把大门、堂屋门、楼门的门框都认真地清扫一遍,然后用麦面调成面糊来贴,这样贴出来的春联既平整又牢靠,而且还有一股麦香味,最重要的是边贴还可边“偷吃”一点面糊,现在想来,真是觉得好玩好笑。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几幅春联是“户对青山常进宝、门迎大道广招财”(大门联),“春光明媚气象新、政策归心生活好”(堂屋门联),“五谷丰登辞旧岁、六畜兴旺迎新春”(厨房门联)等等。

据传,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五代时后蜀国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写在桃木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过年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而现在,春联的内容、形式、制作方法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贴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一九九三年爷爷去世后,我接了他的班,每年都要写很多春联,而且,贴春联的依然是我。现在,我每年都要带上女儿和我一起做这些事儿,让她也学一学“祖传”的技艺,以丰富她未来的生活。

大年初一开财门

在农村,大年初一“开财门”是一项属于孩子们的重要活动,当然,孩子们也喜欢这项活动,因为这项活动是“有利可图”的:大年三十晚上睡觉前,父母亲总会将几元压岁钱夹在堂屋门的门缝里,待大年初一黎明前,孩子起来“开财门”时,这些钱就归开门者了。不过,“开财门”也是一项“技术活”——“开财门”时要边念口诀边开门,而且声音要洪亮,开门要轻巧。我小时候常念的口诀是“财门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堆满一堂屋”。让我记忆犹新而且将这个传闻的笑话一直“保留”到今天的是,邻居李大爹的小儿子起来“开财门”,竟然迷迷糊糊地将口诀念成了“财门财门大大开,豹子老虎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得一堂屋”,把李大爹气得不但收回了压岁钱,而且还将不争气的小儿子臭骂了一顿。

开了堂屋的“财门”之后,还要继续把大门、小门都敞开,而且不要在门口摆放任何东西,以便“财源广进”。然后是打着手电到龙井去提一桶水,待天亮时用来煮汤圆。记得小时候,每年初一煮汤圆,母亲都要在汤圆里包一个五分的镍币,看看谁能吃到,吃到者将是一年中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承蒙父母亲的疼爱,吃到镍币的总是我,小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以为自己是幸运的,长大后才知道,其实是母亲在舀汤圆时做了“手脚”,特意放给我的——那里面饱含着父母亲多少期望啊。

大年初二打牙祭

“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那么,吃肉为什么叫“打牙祭”呢?首先得从“祭”字说起。“祭”就是祭奠、祭祀。有好吃的肉首先要记住祖先,要先献给祖先一点,由于祭祀只是一个仪式,所以只切一小坨,放在神龛前,点上蜡烛、香火、冥币表示而已。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小坨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了,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不过,这个词语随着改革开放奔小康的进程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小时候大年初二“打牙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或许是因为大年初一整天“吃素”的怪,大年初二“打牙祭”觉得特别有味。初二这天一大早,肯定得杀鸡、炒腊肉、煮鸭蛋,美滋滋地吃上一顿。我们当地“打牙祭”除了吃鸡肉、猪肉之外,一定要煮上几个鸭蛋剥了吃,才算得上是打了“牙祭”,因为“鸭”与“牙”同音。孩提时代,我们总是用蜡笔将煮熟的鸭蛋涂成“五彩蛋”,反复玩耍后才“消灭”它,有时候,小男孩不知不觉已把它弄成了“压蛋”、小女孩不知不觉把它弄成了“丫蛋”,但那滋味却还是那么美。

春节对孩子们来说,那真是一个再美不过的节日了。在我的记忆中,除了贴春联、开财门、打牙祭之外,还有看春晚、放鞭炮、走亲戚、拜大年等等一系列的活动,这浓浓的“年味”,其实比美味佳肴还要香,它充满了幸福、温馨,也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8/0207/160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