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保山要闻 杨军: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杨军: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中共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杨 军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大潮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一、深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把握

社会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是推动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历史也充分证明,党和国家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同我们党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相连。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正是根据这一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和判断的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深刻、意蕴深远。

牢牢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我们党确立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从矛盾的变化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反映了人民的需要已远远超出了原先的物质文化的层次和范畴,而是呈现出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特点,只讲“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报告中也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再讲“落后的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了,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指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各区域、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平衡。比如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较为落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未能得到很好处理等。与此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虽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一方面,我国虽然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另一方面,我国人均GDP虽然超过了8000美元,但劳动生产率水平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把推动发展作为解决主要矛盾的第一要务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认为,影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但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程度是不一样的。保山作为一个欠发达边疆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发展滞后,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发达地区相比更加突出。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如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摆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干部群众面前一项艰巨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思路目标要围绕主要矛盾变化科学调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23.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613.4亿元,年均增长12.4%,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从12847元增加到23692元,年均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发展潜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这些都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保山发展实际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起码是到本世纪中叶的重点工作任务。按照“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着眼新时代发展变化,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号召。并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这一战略安排,保山应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既要保持大的方向、思路不变,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也应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对阶段工作目标、重点、举措科学地作出调整和安排,一切围绕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围绕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新时代战略目标来开展。

就目前的情况看,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任务艰巨繁重,工作中还面临很多短板弱项。拿保山来说,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很多领域和行业都还比较突出;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高效互联互通局面未形成;产业企业聚集度不高,企业、产品品牌不强,带动能力弱;自我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效率水平不高;教育卫生就业等民生领域短板突出,目前尚有21万多农村贫困人口未摆脱贫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资源消耗型企业占有相当比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任务依然较重等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要按照十九大的安排部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更加注重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保山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纵向比,全市上下比学赶超、抢抓跨越的氛围比较浓,县(市、区)五马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但横向看,与先进的地区比一比、与兄弟州市比一比,竞争压力很大,我们的发展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大、更艰辛地努力。要强化大局意识。要把保山的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和全省的大局中去谋划,为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作出保山应有的贡献;要善于在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比较中看到不足、找准差距,同时更要比出士气、比出干劲;要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速度不能减、发展不能慢,坚持稳中求进、能快则快,不断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奋力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保山要实现的发展,也不是单纯的追求速度的发展,更要体现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体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即高质量的创新发展,推动平衡的协调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走出去的开放发展,包容性的共享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大发展理念上来,贯穿到思想观念、重大决策、各领域的发展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高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均衡性。要因地制宜施策。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紧密结合保山实际开展调研、分析、论证、思考,科学谋划、精心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因地决策、因地施策,闯出一条符合保山实际的跨越式发展路子。当前,就是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六个保山”目标,充分发挥“五大优势”,进一步补齐“五大短板”,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同步推进“六化”建设,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着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尽最大努力加快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同一问题的两种表现形式。“不充分”是导致“不平衡”存在的基础,“不平衡”反过来会加剧“不充分”。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科技发展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民生领域发展不充分等。发展不平衡,更多地体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平衡、收入不平衡等。造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有客观的、主观的,同时也有区位的差别、资源的差别、思想观念的差别、能力素质的差距、政策导向的差别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够高导致的。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不仅经济要发展,而且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发展;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七大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产业协调,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向科技创新要动力、要竞争力,让科技引领未来发展。

从保山的情况看,我们在一门心思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做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收入等各方面的差距,实现平衡发展。一是要以更大的决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这是制约保山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化,加快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思想上来一次大解放,行动上来一次大作为。在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要认真抓实项目规划、谋划、前期、资金筹措等方面工作,重点围绕“钱从哪里来”多动脑筋、想办法,综合运用财政的、金融的、市场的办法推动项目建设。二是要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要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好农民财产权益。要发挥“滇西粮仓”优势,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产业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六大产业”为依托,以“10个万亩”规模农业为重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广大群众的收入。三是以更精准的措施抓实脱贫攻坚。贫困问题不解决,贫困人口不脱贫,跨越发展、全面小康都是空谈。要紧紧围绕2020年贫困村贫困乡脱贫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的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抓在手上。要按照“五个一批”和“五个建成”的要求,全市上下齐动员、齐上阵,强化政治担当,层层落实责任,把扶贫工作做深、做实、做细,经得起组织、群众、历史的检验,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四是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构建以保山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城为支撑、特色小镇为节点、美丽乡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全面抓好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让人民群众各安其所,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五是不断提升群众教育健康水平。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提升地方特别是农村发展的持久动力。一方面,要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当前,我市医疗教育发展还很滞后,群众接受教育的水平和健康水平不高,这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教育、崇尚教育、尊重教师,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更加重视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办好各种形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健康的各项服务保障政策,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不断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卫生城市创建力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为全市群众生产生活创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全面推进幸福美丽保山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建设美丽中国,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在我国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识。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为云南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把“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云南“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之一。这既是对云南的殷切期望,也是我省发展的现实需要。就保山而言,“十二五”期间,我们就提出“生态立市”战略;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明确提出了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美丽保山等一系列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高目标和要求,也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是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造福子孙后代的丰功伟业,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彻底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等传统思维方式,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切实树牢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真正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惠及全市广大群众。要以绿化美化彩花香化和城市生态化建设为抓手,实施好中心城市“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依法治理城乡生态环境,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好家园,让幸福美丽保山建设尽快成为美好现实。

三、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政治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四个意识”贯彻于推进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积极投身到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尊崇党章,牢记党员责任,坚决正风肃纪,敢于同一切腐败作斗争,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作为政府系统,就是要始终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以抓好工作落实和推动发展为己任,确保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法治作为政府运行的基本准则,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以职能转变、能力提升、效能提高、作风改进等为重点,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以上率下,讲政治、重团结,敢担当、有作为,重服务、求实效,着力建设有为政府。不断加强政府系统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切实履行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为政府工作务实高效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政治保障。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就了无比光明的蓝图。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断满足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懈奋斗。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7/1123/143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