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保山新闻网新闻中心保山要闻 保山:以“园中园”建设激活经济活力

保山:以“园中园”建设激活经济活力

稿件来源:省委党刊《云岭先锋》杂志2017年7期)

赵德光

图片7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壮大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防控金融风险,加快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的体制机制。

为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保山市围绕“聚千户企业、创千亿园区”的建设目标,坚持“全市一盘棋、规划一张图”和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突破发展空间上的“疆域”,由各县(市、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共享“园中园”,推动了市域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1%。

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保山市5个县(市、区)均建有自己的工业园区,且都是省级工业园区。

但由于园区规模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大商好商难以引进、产业发展能力不强、质量和效益普遍不高。对此,保山市委、市政府以解放思想为“总开关”补短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充分发挥保山工贸园区地处昆明至瑞丽辐射缅甸皎漂、昆明至腾冲辐射缅甸密支那连接南亚的两大国际通道、两大对外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的区位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集聚、共建共享”为原则,以互利合作为核心,以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建设“园中园”,聚合全市之力解决好一个县(市、区)无法解决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政府服务、市场服务、产业服务等配套难问题,切实降低配套成本、提高承载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产生“5+1>6”的聚集效应,打造工业聚集发展的先行区、试验区、创新区。

通过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五年上台阶,将“园中园”打造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各县(市、区)在工贸园区“园中园”落户企业各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园中园”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创新机制强化支撑

增创竞争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是实现跨越发展题中应有之意。保山在“园中园”建设中,大胆创新机制,采取“六个一”工作措施,集合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的力量,集合全市的各类资源,集合市内外的资本,千方百计提升市场服务、金融服务两个核心能力。“六个一”工作措施即:

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市级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常务副市长、隆阳区委书记为副组长的服务机构,各县(市、区)把“园中园”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市、区)委书记挂帅,组建专门的机构和队伍抓“园中园”建设,对所有项目实行一对一、点对点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落实“一站式”审批、并联审批等服务,限时办结,为入园企业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快速、顺利落地。自2016年5月“园中园”启动建设以来,保山工贸园区每周牵头召开“园中园”建设工作例会,先后70余次与市区国土、林业、规划、住建、环保、县区“园中园”以及永昌投资公司、电力等单位部门对接相关工作,协调落实“园中园”建设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相继启动了远期用水调水工程规划、2个110千伏输变电站规划建设,开展了从腾冲猴桥口岸经由缅甸密支那的中缅印陆路运输联通情况、怒江水域出境运输通道、伊洛瓦底江中缅陆水联运通道的实地勘察和调研,积极帮助企业走向南亚东南亚。

龙陵“园中园”项目开工仪式

一个产业、一个政策。明确规定每类产业按投资规模、工业产值、税收贡献给予电价优惠,新材料产业企业按照0.30元/千瓦时、信息产业企业按照0.33元/千瓦时、轻纺产业企业按照0.37元/千瓦时实行电价优惠,用电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甚至可以单独定价。实施“5+8”标准厂房租购政策,在园区先期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后,入驻“园中园”的企业可采取零租金租用“园中园”标准厂房5年,5年租用期满后,企业可选择一次性回购标准厂房或者8年分期回购标准厂房,以此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实施“5+5”购房扶持政策,在“园中园”入园企业工作满5年以上的员工,可以以成本价购买园区管委会下属投资公司开发的商品房,购房后继续在该企业工作满5年的员工,其购买的商品房还可以上市交易。

一个基地、一支基金。针对园区建设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保山市探索出了三种模式支持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设立政府基金支持园区建设,每个“园中园”由市政府统一融资2亿元,共计10亿元作为资本金再向银行融资收储土地,建设基础设施,建盖标准厂房,实现多数企业拎包入住。实行“51+49”股权债权模式,由市政府以产业基金、自筹资金、国有公司入股、土地和厂房入股占51%的股份,企业以设备入股占49%的股份,成立以政府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政府不参与直接经营、管理、分红,委托中介公司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待企业有了资金按照本加息再加一个点的成本回购政府所持的51%的股权。其中:存量企业根据纳税额度,给予1000万元到3000万元的支持;增量企业视其投资额给予不超过5000万元的支持。实施“10+3”投资模式,借助央企、省企及其他大型企业搭建“投、融、建、管、营”平台,解决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对融资额度达10亿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3年的建设期、宽限期和10年的运营期、还款期,确保年化综合费率在6.5%以内,10年运营期满后由政府回购投资项目。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园中园”建设中,保山市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引入企业时,严格参照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操作,着力引入“鼓励类”产业,拒绝引入“限制类”产业。在推进“园中园”建设中,同时规划建设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万亩东山生态恢复“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开展生态修补。其中,万亩东山生态修复工程核心区由5个县(市、区)分别建设,4个县(市)的建设投入,遵循等价交换和市场原则,由隆阳区在各县(市)建设县城森林公园时等额返回。目前,三项工程均已开工建设,各项工作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到2018年10月可基本建成。在加快推进建设的同时,保山中心城市以“四创两争”为抓手,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市政建设和生态建设,以最好最美最亮最绿最净的城市环境,吸引最好的产业、企业、人才、管理进驻保山。

保山“园中园”启动建设以来,得到了省里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受到了广大投资方的欢迎。截至2017年5月,5个“园中园”已征地7066亩,完成基建投资6.4亿元,融资到位资金11.41亿元,共签订协议33个,协议投资126.01亿元,已投产4个、开工13个。其中,保山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概算总投资49亿元、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8月投产,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55亿元。

“园中园”作为保山筑巢引凤、壮大市域经济的试金石、开放的试验田、改革创新的先行军,激活了全市5个县(市、区)真抓实干、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热情,呈现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作者系中共保山市委书记)

文章来源:http://www.baoshan.cn/2017/0714/10309.shtml